close
之所以這篇會用"心得"而不編入"重點",是因為我用的書籍不同於老師上課所用的教科書。
這點很感謝老師,從不限制我們該使用哪種社會學書籍來研讀,只強調上課時的專心聽講就夠了...

我所用的社會學書籍已經頗有年紀了,由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的教授們所編輯,張華葆教授主編。
雖然大致內容是中國傳統社會跟西方社會的差異性來做探討,但,也有不少地方跟老師上課所提的有相當的關連。

在此稍加整理一下我念此書時的心得;範圍大致上跟這次的期末考試相當。

僅供參考。

@個人互動理論

主要:
1.交換理論→豪門氏發表。
企圖將人類社會的互動視為一種等同於交易行為的觀點。

a.經濟學上的交易行為
b.行為理論

2.符號互動論→米德發表。強調符號的表示,如語言、文字等可用來傳遞訊息的種種互動表現方式。

其他互動理論:
3.形象經營→高夫曼
4.心理分析→佛洛依德

@基本群體的特性

1.人際關係主要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礎上
2.人與人的關係涉及個人人格的全部,而非侷限於個人人格之一隅

#基本群體的主要功能是滿足人類精神心靈上的需求,次級群體的人際關係與基本人際關係相反,強調可轉移取代(Transferable)

#基本群體亦具有社會管制的功能,控制社會成員的思想行為,在傳統社會中,基本群體扮演重要社會管制的角色。

#同儕團體(peer group)是第三類基本群體社會管制機構,代表社會各種文化或反文化。

@職權與影響

在社團組織人際關係之間,有兩種不同型態的權力。
1.職權(authority)
→由工作職位所賦予的權力。

2.影響
→群體或社團的成員,依據其個人之特質,私人的關係,對別人產生一種非正式的影響力。

『職權』是社團組織的特性,『影響力』是人際關係中普遍的現象,二者都是社會組織的重要因素。


@科層次組織

由韋伯提出。
科層組織是指龐大複雜的團體,為了達成其目的,推行其職務而建立的正式理性組織,其中職權分明,每一部門之間都具有清楚明確的功能和相關性。

其特性:
1.詳盡的分工制度
2.清晰的劃分權利和義務
3.人員的任命完全依據其專業訓練及才能
4.明文規定整個機構的行使運作
5.機構中人員之升降依據一定的原則

@解釋偏差犯罪行為的理論
一、生物學理論。
個人由於在胚胎發育時期發生變故,成長以後展現原始人類的心態,所產生的犯罪行為。

二、心理學理論
在解釋偏差犯罪行為時,通常注重心理缺陷、變態心理人格的特質、反社會人格等等因素的解釋。
多強調早期兒童的家庭環境,人格成長以及許多潛意識因素來解釋偏差犯罪行為。

三、社會學理論
強調社會文化環境的因素,來解釋偏差犯罪行為。
a.社會文化脫序論(迷亂)
涂爾幹的學說為主,主要是因為『迷亂』所產生的社會文化脫序現象。

b.標籤論(烙印化)
貝克發表興起。

即偏差犯罪行為本身並不具備任何偏差犯罪的因素,行為界定為偏差或犯罪,端視社會文化的價值判斷。

如:美國1937年為設立大麻法案前,吸食大麻是合法正當的行為,之後成為嚴重的刑事罪刑。
但自1970年以來,吸食大麻開始普遍,政府與社會態度轉變,吸食大麻又轉變為何法行為。

標籤論不僅指出行為之是否偏差犯罪,是由社會大眾決定,更指出偏差犯罪的標籤隊於牽涉者的嚴重影響。


@社會階層

社會階層的類別

1.世襲階層制度
2.半開放式社會階層制度→透過自身的努力或才能來超越限制
3.開放式社會階層制度→民主社會中,教育制度普及所帶來的社會階層充分自由的流動性

社會階層的理論

1.功能學派
社會階層的本質是一種人為的不平等制度。
將不平等視為合理化,是人類社會自然形成的一種制度,強調『階層』的觀念

a.強調才能的不同
在社會職責上也不同,社會上艱鉅的工作,由最有能力的人來擔當

b.認為分工是必要性的

2.衝突學派
強調社會階層不和諧的現象與不平等的本質,是被造成的,強調『階級』的觀念

其意識型態→資產階級加諸在無產階級之上

注重社會階層的經濟因素,認為不平等的社會地位主要源自於個人在經濟生產中所佔的地位。

3.韋伯的多元性社會階層理論(科層次)
a.社會上的三個層面:經濟、政治、聲譽,彼此為獨立體系,互不相干
b.認為社會階層之間並無絕對衝突矛盾的現象
c.對社會階層的根源發展,大致上遵循功能學派,認為社會階層是社會分工的自然結果

@社會流動
依據個人社會階級演變的期限而劃分

1.代間流動
兩代之間的社會流動,主要是依子代本身的教育程度所決定,其次是父親的職業。

2.垂直、水平流動
資本主義下的民主社會,所造成的相對貧窮和絕對貧窮。

Relative Poverty 相對貧窮:處於相對貧窮的人,生命未必存活有即時危險,但是相對貧窮越嚴重,就越表示資源分配的不平均,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對社會的穩定發展不無影響。

Absolute Poverty 絕對貧窮:指個人嚴重缺乏生活所需的物質資源,以至可能於短期內危害個人存活。


以上,我的社會學心得整理。

不知道考試所出的方向是類似這樣的範疇嗎?
我不知道,這些只是『心得』的整理,不是完全老師上課的東西,有些是我自己看來的
或許,有更多的內容,是在我上課哈拉打屁的時候沒聽到,或是神遊太虛時沒想到。
不過那也就算了...

畢竟我覺得社會學是一門很活的課程,而這學期,我所得到的東西就是以上所整理的。


感謝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ves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