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阿潼】人生有各種活動都需要用錢。
一般認為結婚、購屋乃至創業、養小孩,需要準備至少以百萬計的資金。買房子的頭期款,孩子念到大學畢業的教育基金,以及創業、轉換工作、嗜好,旅行.....,少說都要數百萬的花費,你如果沒有富爸爸撐腰,有好好考慮過訂定〝Money Plan〞這個問題嗎?
現在不擬理財計畫沒有未來?
所謂的理財計劃,就是指自己對於資金的規劃----何時需要用錢、估計該花費多少,以及如何準備這筆費用等。並非考慮如何賺錢,而是為了實現你或你的家庭目標,所擬定的金錢藍圖。
在高度經濟發展時的台灣,即使不特別考慮理財,只要認真工作,收入就能逐年增加,只要安穩做到退休,就能拿到一大筆退休金及保險----那真是一個可以仰賴國家經濟和公司妥善保護的美好世界。
但如今已不是長治久安的時代,即使不求自己服務的公司有沒有發展前景,能不能做到退休都是問題;再加上少子、老齡化的趨勢,未來的養老金勢必得靠自己張羅才行,是所謂「自身責任的時代」。因此為了顧全自己以及家庭生活,務必有計劃地累積財富與資產。
決定目標,確認現狀
想要訂定理財計畫之前,先決定自己的理財目標----簡言之,就是必須用金錢一圓的夢想。像是希望五年內可以買間自己的小窩、或是三年內想要出國留學等。
為了使計畫可以持續,則要認清自己的財務現狀----像是目前擁有的資產、積蓄、每月收入與固定支出等。平常如果沒有記帳習慣,就察看一下平常金錢進出的存摺等,掌握一直以來的收支情形,比如若與5年前相比,存款只增加了三十萬,就表示一年只能存到六萬,那就以這樣的能力去規劃自己存錢的步調。
了解現狀,有助於擘畫未來的理財藍圖,甚至也可將通膨、利率調升等細微變數考慮進去。如果是初次擬定金錢計劃,不妨先以五年內想要達成的短程目標為先,並以「足可應付」的儲蓄能力來考慮;這樣一來為了能早日實現夢想,自然會有「每年非存到多少錢不可」的意識與壓力。
從人性的角度來考量,我會建議還是先確立理財目標之後,再來認清自己的財務現狀。因為如果一開始就檢視自己的財務現狀,看到數字凋零的存摺、循環餘額居高不下的帳單,以及不爭氣的薪資單等,說不定會產生難以企及的幻滅想法,開始自暴自棄起來。但相反地,如果先在心底孵一個美好的夢想,則為了一償初衷,反而會不自覺地產生「克服萬難也要達成」的氣勢。
這樣的理財計畫,才有被實踐的可能與價值。
三種方法幫助你增加資產
在考慮目標和現況之後,就可以思索如何具體擬定理財計畫了。談到累積財富資產的方法,也許說來老套,但放眼古今中外實在不脫以下三種方式:
★增加收入
能讓收入提高的途徑不外乎:跳槽、轉業,找份兼職。如果原來的薪資不高,若能取得專業證照,也能讓自己在職場上的不可取代性和收入提升。家庭或個人要使收入增多,就要有改變既有生活步調的準備,也要有相當的忍耐與意志力才不易放棄。
★減少支出
節約開銷是改善財務能力的第一步,僅只節流雖然效果有限,不過若能在現有的收入內先扣除儲蓄金額,才當作是可支配所得,就能抓出生活中不必要的漏財缺口。但即使節儉是為了將來打算,但還是不要摳到讓自己的生活缺乏幸福感,如果變本加厲地節約,人生即使有錢也沒有意義。
★積極投資
別將「不懂投資」當作藉口,理財絕對值得也需要學習,因此別排斥多方面地涉獵理財知識,因為這是你可以不改變生活方式、卻能增加收入的方式。投資唯一的前提是運用閒置的資金,因為無論是投資股票或基金等金融商品,都有虧損風險;如果動用生活費或週轉金,一旦遇到投資失利、產生帳面虧損,偏偏又亟需用錢,那就偷雞不成蝕把米,錢沒賺到反虧錢,間接讓生活品質降低了。
即知即行才是王道
既然對理財目標和現況都有了自覺,那麼擬定計畫之後就盡快實行,因為時間越長,複利效果越大,才能加速累積資產。
譬如每年以投入10萬元的速度,投資於某個平均有3%年獲利的金融商品,再讓利息滾入本金,在複利交乘之下,可得到下列結果:
30歲就開始存錢的人,到60歲可以累積至490萬元;如果是35歲之後才開始存錢,到60歲只有375萬元。起跑點落後五年,30年後則會110萬以上的差距;光是利息就相差近65萬之多。
想要準備一筆資金,那麼越早開始,每年所需儲蓄的金額就能大幅降低。如下表所列,假設須存下購屋頭期款一百萬,存三年和存五年相比,每年可以少存十多萬,負擔可以大大減輕。
理財計畫要能執行成功,祕訣就在於實現夢想的動力──你拖一天,距離夢想就又遙遠一點。因此一旦認知到自己需要理財計畫,就馬上行動吧!「加薪以後再開始」,就永遠不會開始了。
文章來源:簿記達人理財交流區
一般認為結婚、購屋乃至創業、養小孩,需要準備至少以百萬計的資金。買房子的頭期款,孩子念到大學畢業的教育基金,以及創業、轉換工作、嗜好,旅行.....,少說都要數百萬的花費,你如果沒有富爸爸撐腰,有好好考慮過訂定〝Money Plan〞這個問題嗎?
現在不擬理財計畫沒有未來?
所謂的理財計劃,就是指自己對於資金的規劃----何時需要用錢、估計該花費多少,以及如何準備這筆費用等。並非考慮如何賺錢,而是為了實現你或你的家庭目標,所擬定的金錢藍圖。
在高度經濟發展時的台灣,即使不特別考慮理財,只要認真工作,收入就能逐年增加,只要安穩做到退休,就能拿到一大筆退休金及保險----那真是一個可以仰賴國家經濟和公司妥善保護的美好世界。
但如今已不是長治久安的時代,即使不求自己服務的公司有沒有發展前景,能不能做到退休都是問題;再加上少子、老齡化的趨勢,未來的養老金勢必得靠自己張羅才行,是所謂「自身責任的時代」。因此為了顧全自己以及家庭生活,務必有計劃地累積財富與資產。
決定目標,確認現狀
想要訂定理財計畫之前,先決定自己的理財目標----簡言之,就是必須用金錢一圓的夢想。像是希望五年內可以買間自己的小窩、或是三年內想要出國留學等。
為了使計畫可以持續,則要認清自己的財務現狀----像是目前擁有的資產、積蓄、每月收入與固定支出等。平常如果沒有記帳習慣,就察看一下平常金錢進出的存摺等,掌握一直以來的收支情形,比如若與5年前相比,存款只增加了三十萬,就表示一年只能存到六萬,那就以這樣的能力去規劃自己存錢的步調。
了解現狀,有助於擘畫未來的理財藍圖,甚至也可將通膨、利率調升等細微變數考慮進去。如果是初次擬定金錢計劃,不妨先以五年內想要達成的短程目標為先,並以「足可應付」的儲蓄能力來考慮;這樣一來為了能早日實現夢想,自然會有「每年非存到多少錢不可」的意識與壓力。
從人性的角度來考量,我會建議還是先確立理財目標之後,再來認清自己的財務現狀。因為如果一開始就檢視自己的財務現狀,看到數字凋零的存摺、循環餘額居高不下的帳單,以及不爭氣的薪資單等,說不定會產生難以企及的幻滅想法,開始自暴自棄起來。但相反地,如果先在心底孵一個美好的夢想,則為了一償初衷,反而會不自覺地產生「克服萬難也要達成」的氣勢。
這樣的理財計畫,才有被實踐的可能與價值。
三種方法幫助你增加資產
在考慮目標和現況之後,就可以思索如何具體擬定理財計畫了。談到累積財富資產的方法,也許說來老套,但放眼古今中外實在不脫以下三種方式:
★增加收入
能讓收入提高的途徑不外乎:跳槽、轉業,找份兼職。如果原來的薪資不高,若能取得專業證照,也能讓自己在職場上的不可取代性和收入提升。家庭或個人要使收入增多,就要有改變既有生活步調的準備,也要有相當的忍耐與意志力才不易放棄。
★減少支出
節約開銷是改善財務能力的第一步,僅只節流雖然效果有限,不過若能在現有的收入內先扣除儲蓄金額,才當作是可支配所得,就能抓出生活中不必要的漏財缺口。但即使節儉是為了將來打算,但還是不要摳到讓自己的生活缺乏幸福感,如果變本加厲地節約,人生即使有錢也沒有意義。
★積極投資
別將「不懂投資」當作藉口,理財絕對值得也需要學習,因此別排斥多方面地涉獵理財知識,因為這是你可以不改變生活方式、卻能增加收入的方式。投資唯一的前提是運用閒置的資金,因為無論是投資股票或基金等金融商品,都有虧損風險;如果動用生活費或週轉金,一旦遇到投資失利、產生帳面虧損,偏偏又亟需用錢,那就偷雞不成蝕把米,錢沒賺到反虧錢,間接讓生活品質降低了。
即知即行才是王道
既然對理財目標和現況都有了自覺,那麼擬定計畫之後就盡快實行,因為時間越長,複利效果越大,才能加速累積資產。
譬如每年以投入10萬元的速度,投資於某個平均有3%年獲利的金融商品,再讓利息滾入本金,在複利交乘之下,可得到下列結果:
30歲就開始存錢的人,到60歲可以累積至490萬元;如果是35歲之後才開始存錢,到60歲只有375萬元。起跑點落後五年,30年後則會110萬以上的差距;光是利息就相差近65萬之多。
想要準備一筆資金,那麼越早開始,每年所需儲蓄的金額就能大幅降低。如下表所列,假設須存下購屋頭期款一百萬,存三年和存五年相比,每年可以少存十多萬,負擔可以大大減輕。
理財計畫要能執行成功,祕訣就在於實現夢想的動力──你拖一天,距離夢想就又遙遠一點。因此一旦認知到自己需要理財計畫,就馬上行動吧!「加薪以後再開始」,就永遠不會開始了。
文章來源:簿記達人理財交流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