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意識型態的特點與功能

意識型態和觀念並不相同。意識形態是一組在邏輯上彼此相關的觀念。
政治學學者 Roy C. Macridis提出五個主要標準,可以用來區分意識型態與觀念:
(1) 涵蓋性 Comprehensiveness
一個完整的意識型態是由許多事物的概念所組成。這些觀念在邏輯上或多或少有所關聯,而且經常有一個根基於這些觀念並致力使其目標實現的重要組織或運動。( ex:前蘇聯時期的共產黨的政黨組織;婦女爭取權力的運動。)
(2) 普及性 Pervasiveness
意識型態的特定一組觀念,不僅長期以來為人所知,而且也塑造了許多人的政治信念和行動。(ex:人們在西元前五世紀就已開始討論民主政治、寡頭政治與貴族政治,並曾有大規
模運動使數百萬人為這些意識型態流下鮮血。)
(3) 擴散性 Extensiveness
在一個或更多個國家的政治事物中,這一系列的觀念曾被許多人所信仰,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4) 凝聚性 Intensiveness
這一系列的觀念曾激發了無數的追隨者強烈的情感,而且深刻的影響著他們的政治信念和行動。

2.意識型態的要素

(1) 價值
我們將價值界定為一種目標和地位,它是值得追求且在本能上會致力去追求某些事物。任何意識型態都根基於相信他們所持有的價值比其他價值來得值得與重要,而其最高的價值提供了判斷其他觀念、信念和行動的標準。
(2) 對理想政體的看法
每一個意識型態都會討論「政體」的遠景,及此政體應以何種最可能的方式被加以組織和運作。
(3) 人類本質的概念
每一個意識型態都涵蓋了什麼是促使人類、社會及政府會如此做的概念。
(4) 行動的策略
在軍事用語中,一個國家或軍隊的「策略」是指贏得最後勝利的各種基本計劃。同樣地,每一個意識型態都有改變其既有政體朝向理想政體的策略。
(5) 政治的戰略
在軍事用語中,「戰略」指一個國家或軍隊所運用來完成其基本策略的行動。即指每一個意識型態所選擇和採取政治行動的一些型式。

3.憲政主義與民主政治的關係

憲政主義是指政權權力應被限制,以保障人權的一種意識型態,政府可從該決策影響人權的「內容」來加以定義;而民主政治所強調的是政策決定的「過程」,所以政策是根據人民主權、政治平等、人民諮商及多數決原則來做決定。故兩者的區別,其邏輯性比實務性來的重要。而今的民主國家,也可歸為憲政國家,因現代民主國家認為一個維繫其民主的決策過程,是透過憲法來保障個人的自由權與豁免權,以及使真正的政治平等和人民諮商成為可能。

4.何謂古典自由主義?而其與資本主義有何關係?

古典自由主義

古典自由主義出現於18世紀末葉,主張擴大個人自由而免於受政府的管制,即解放人類免受經濟、政治和道德的束縛,以擺脫二十世紀以來絕對王權、封建經濟及官方宗教的控制。而古典自由主義用在經濟上,主張自由市場的機能,認為市場為一隻看不見的手,市場會自我調整運作的很好,政府應對於市場的介入要降到最低,即當政府對市場無作為時,經濟才運作得宜。

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是一種經濟體制,它是建立在私有財產的基礎上,所進行的財貨和勞務生產及分配的一種方式。而有一種政治意識型態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的基礎上,稱為「放任主義」,主張政府應最小程度的介入經濟事務的意識型態。即認為資本注意是很好的經濟制度,政府若將本身活動限定在提供自由經濟競爭的條件下,資本主義經濟將運作得宜,且政府對 於經濟要無所作為,應允許私人與企業的競爭,讓市場受自然經濟法則來支配。

結論:
古典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在經濟上,都強調政府應無所作為,對於自由競爭市場應將干預降到最小,讓市場受自然經濟法則來支配,即對於經濟上的事務之原則為:「管理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

5.美國的自由主義與美國保守主義之內涵為何?

現代美國自由主義

古典的自由主義被一些學者稱為「消極的自由主義」,因其主張解放人類免受政治、經濟及道德的束縛,以擺脫幾世紀以來絕對王權、封建經濟及官方宗教的控制。但到了1930年,羅斯福及新政倡導者都認為二十世紀真正的自由主義是「積極的自由主義」,主張除了政府不干涉個人的基本自由外,政府更要積極保護人民免於陷在經濟和身體上的困境,即維護每一位公民享有的最低生活水準,故福利國家就此出現。至於非經濟上的事務,其認為應維持傳統自由主義的信念,對於人民在道德、宗教及智識上的生活,政府的干涉應降到最低。最後,現代自由主義更強調「平等主義」,即雖人民在成就和地位上差異是無可避免的,但應降不公平降到最低。簡言之,此主義支持政府在經濟事務上的干預,但對於非經濟事務應把介入降到最低。

現代美國保守主義

傳統的保守主義倡言保存社會傳統價值和制度,以對抗古典自由主義的激烈變革,且主張社會要如過去般由君主和貴族統治而非新興商人階級。而保守主義一詞到了1930年的美國,適用於所有反對新政及福利國家的人,但於1990年時,美國保守主義有以下2大重點:1.經濟的放任主義:主張政府對私人企業的管制應降到最低甚至不涉入,其只要執行自由競爭的規則,及執行契約及維繫私有產,但政府不應限制獲勝者的利益,更不該補償失敗者的損失。
2.維護傳統的道德和宗教價值
主張政府的最高義務,是確保人民的生活能接受傳統價值和制度的引導。

6.民主政治定義何以難以一致?

從古希臘出現了直接民主開始,至今已有好幾千年的時間,期中因時空的變換,民主政治主義的定義一直難以一致,其會隨著不同的時空情境,而有不同的解釋。例如:cult members的出現,即因個人魅力而出現了政治偶像,人民會因為對偶像的崇拜,而信奉他所說的一切,且假如不信奉這個理念,甚至會被社會上的人視為異類。而又再例如:現今是個多元社會,每個人對於民主政治所下的定義都不同,而民主政治似乎就是個萬用袋(Gladston bag),把每個人對於民主政治所下的定義,都放入這個袋子中。所以由述可知,民主政治是難以定義的。

解釋名詞
1. 意識型態(ideology)
意識型態與觀念(ideas)並不相同,其是一組在邏輯上彼此相關的觀念。
2. 憲政主義(Constitutionalism)
是指政府權力應被限制,以保障人權的一種意識型態,所強調的是內容、實質的。 3. 古典自由主義(Classical Liberalism)
主張擴大個人的自由而免於政府的管制。
4. 十九世紀自由主義(nineteenth-century liberalism)
不僅擁護個人自由,還主張政府應嚴格介入商業管制,以及要求政府確保所有人最低生活、醫療和就業水準。
5. 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
政府致力於控制一切公民所有面的生活,以期他們能成為國家所需要的公民類型。而在極權體制下,公民生活很少是私人的,因此不關心國事會被認為是不道德的政治壞分子。
6. 資本主義(Capitalism)
建立在私有財產的基礎上,所進行財貨和勞務生產及分配的一種方式及體制,而非一種指定政府政策的一種方式。
7. 放任主義(Laissez Faire)
主張政府最小程度地介入經濟事務的意識型態,也可說是,『管理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
8. 社會主義(Socialism)
一個由政府掌握和操作生產、分配及交易方式的經濟體制。
9. 私有財產(private property)
指個人而非政府擁有合法使用和處置財產的權利。
10. 實用主義(Pragmatism)
以制度和政策的實用結果,來判定其是否為有用的哲學,其方法是透過審視各自的政治結果來解釋每個觀念。
11. 福利國家(welfare state)
是種政府確保每一位公民最低生活條件的體制,即提供每位人民相同程度的受教育、醫療及其他福利之所需,即使是要從有錢人身上課重稅來支付福利開銷,也要保護人民陷於經濟和身體上的困境。
12. 民主(democracy)
是政府的組織的一種型式,其包含了人民主權、政治平等、大眾諮商及多數決。
13. 人民主權(popular sovereignty)
要求制定政治決策的最終權利是歸屬於所有人民,而非一部份的人或是一個人。
14. 政治平等(political equality)
每一個成年公民都有相同的機會去參與政治決策的過程,即指"一人一票"的原則。且最重要的是指,所有公民都具有真正的機會平等,而非實際的參與平等。
15. 多數決原則(majority rule)
當人民在某一議題上意見相左時,政府應照著多數人的意見做,而非少數人的。
16. 菁英(elite)
指那些對其組織的決策,更具有興趣、更積極且更想發揮影響力的人。


以上重點資料是由夏先昀學長提供的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vesbook 的頭像
    yvesbook

    Yves

    yves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