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名詞解釋
1. Index,指數:一種量數,研究者藉此加總或結合一個構念中幾種明確的指標變成單一的數,指數通常在區間成比率以做測量。
2. Scale,量表:一種量數,研究者解此掌握一個構念的密度、方向、水平或潛能,在一個連續體上安排反應或觀察。
3. External validation(External Validity),外在鑑別度:考驗一項測量工具,如指數與量表是否具備效度的過程。藉由檢視一個指數或量表所構成的題項與其指數或量表的題項之間的關係,以鑑別指數或量表的效度。
4. External invalidity,外在無效度:實驗發現不能概推到現實世界的問題。
5. Internal invalidity,內在無效度:實驗結果引伸出來的結論,可能並未正確的反映實驗本身所發生的效果。
6. secondary analysis,二手資料分析:一種研究形式,一位研究者所蒐集、處理的資料,由另一位研究者重新分析之。
7. matching,配對:有關於實驗,在一或二個以上變數相匹配的一對受試者,其中一個分配到實驗組而另一個到控制組的程序。
8. quota sampling,配額取樣:非隨機抽樣的類別之一。樣本的選擇是根據事先指明的特性,以便全體樣本的特性分配與假定存在於研究母群的特性一樣。
9. cluster sampling,集群抽樣:一種多階段抽樣,當中自然的分組是最初被抽選的樣本,每一個被抽選的分組之各成員,即變成被抽選的樣本。
10. snowball sampling,滾雪球抽樣:非隨機抽樣方法之一,常用在田野調查研究,每訪談一個人,也詢問他所提供的另外訪者。
11. Ethnomethodology,俗民方法論:社會生活研究的途徑之一,其聚焦於隱含的、通常無法口述的假定與共識之發現。該方法常涉及有意的突破共識以顯露其存在。
12. Eghnography,民族誌:社會生活的報導,其焦點是詳盡與精確的描述而非解釋。
13. stratification,分層:抽樣前,母群內的構成單元,先分組成同質的組別或階層。
14. Field research,田野調查法:研究者到現場進行資料採集的一種研究方法。這種研究方法和新聞報導很相似。
15. randomization,隨機化:隨機分派實驗受試者到實驗組與控制組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