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政治衝突的一些特徵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political conflict
(1) 多樣性 Multiplicity
社會越是複雜,成員之間的差異越是呈現多樣性。而且該社會愈有可能包含較多政治的利益團體。
(2)敵對性 Opposition
任何政治利益團體都有競爭的對手;一些團體或團體的組合都在尋求相互衝突的目標。因此,沒有任何一項公共政策的構想曾獲得社會上全體成員的支持。任何政治團體勢將面臨一些反對者,這些反對者致力於爭取政府能採納他們所期待的政策。
(3)會員的重疊性 Overlapping Memberships
一個愈是複雜的社會,其政治利益團體的成員之間愈是不可能彼此互斥。有些團體與其他團體會有重疊的成員。
他團體會有重疊的成員。這就是所謂「政治團體成員的重疊性」,某個政治團體的成員也是許多其他團體的成員。任何組織的成員之間似乎有很多差異,因此團體的成立也有很多基礎。一個人可以同時隸屬於許多不同的團體,但是人們不可能完全隸屬於相同的團體。
(4)動員的不完全性 Imperfect Mobilization
利益團體成員重疊性的一項直接結果。沒有任何團體可以喚起其所有成員支持該團體某項
特定的主張,意味著支持任何團體的程度,至少二個面向上是隨著議題不同而有所差異。
所以當某團體的領袖發號施令時,其成員並不是採取立即一致的行動,因為每個成員也同
時隸屬於其他團體。
◎ 政府基本的職責與手段
Basic tasks and tools of government
任何政府的基本職責,是確保國家的生存。這種生存涉及二種根本的職責:
1、維持自主權以對抗外在的敵人
2、防止內部衝突以避免國家陷入分離和內戰所造成的苦難
為了完成第二項職責,政府須滿足人民的需求,以期人民接納政府。
而政府為達成這些基本職責有以下手段:
(1)利益的表達 Interest Articulation
「政治利益」:某個人或團體在政治中的籌碼,及個人或團體在政府作為或不作為所獲得或損失的價值。
政府的要素是政府做某些事去完成某些團體的願望,或是不做某些事而導致對某些團?br> 體的傷害。管理眾人之事的要領在於以某種方式來回應人民的需求。但倘若政府忽視或不能有效解決最緊迫和廣泛人民的需求時,則政府就會冒著被其忽視團體憤怒、疏離、甚至反叛的危險。故政府應要有處理「利益的表達」的有效方法。
「利益表達」:政治利益團體形成和表現其需求的過程,並且傳達這些需求給政府權威
當局。
(2)利益的匯集 Interest Aggregation
在政府做決策時,不可能完全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故政府應將利益匯集,將不同利益團體的需求整合成公共政策。且匯集的過程包括了修正和組合,使其不至於相互抵銷,並使每個利益團體能合理的各取所需。
(3) 強制與妥協 Coercion and Compromise
如何使人民接受其政策並遵從其所制定的法律,政府的強制力是個明顯而重要的手段。所謂強制力就是施以脅迫及其他制裁以獲取順從。
政府運用強制力以達到下列二項目標:
1、藉以警告潛在的法律破壞者能夠知道違反法律的後果將比其所得還要悲慘
2、對於那些明知法律存在而又執意犯法的人予以適當的懲罰
◎ Roe v. Wade (1973) 洛控告魏德案
1973年美國最高法院在「洛控告魏德案」中,宣判德州規定除非為拯救母體之必要,
否則不得墮胎的法律是違憲的。
最高法院宣佈以三個月為一階段的懷孕時期,各有三個不同適用的法律:
1、前三個月,各州不可干涉婦女在醫師建議下所進行的墮胎權利。
2、中間三個月,雖然各州不能完全的限制墮胎行為,但各州可以制定墮胎於何地和何時應該被執行的規定。
3、最後三個月,各州立法的旨趣在於保護未出生的嬰兒,所以除非是為了拯救母親生命之必要,否則墮胎禁令將是合憲的。
◎ 心理的過程與認知圖像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and Cognitive Maps
認知圖像,其意指心智對物理世界和社會世界的詮釋,及其與我們的關係所形成的圖像。也就是個人的「心智器官」將外在世界的記號加以接收、排列和解釋,並將之轉為行動。不同的個人與團體有很大的差異,但他們有三個主要共同特徵:知覺、概念化和情感。
(1)知覺與知覺過濾鏡 Perceptions and “Perceptual Screens”
知覺即是從感覺的過程中對實體事物的認識,而人就是透過聲音和可見的訊息以知覺到外在的世界,但這些訊息在成為人們認知圖像前,須經由人們的「知覺過濾鏡」,透過此種機制可整修資訊以使之較易與自己的看法共存。
(2)概念化層級 Levels of Conceptualization
人們將外界的知覺加以整理,並賦予這些知覺某種意義的心智範疇;即將資訊放置在概念架構下來做適當的歸類,及賦予其意義。而人們基於四個主要層級將事物予以概念化,即1.意識型態 2.團體利益 3.時代的本質 4.不言而喻。
(3)情感 Affect
指對某個觀念或事物情緒上的感覺。而我們每一個認知圖像包含了我們對政治世界將要發生之事的知覺,所謂「概念化」是指我們篩選並賦予這些直覺某種意義,同時我們賦予這些知覺的情感內涵協助我們決定以某些方式行事。
◎各國政治文化的一些差異
Some Differences among Political Cultures
(1)愛國主義:對國家的認同 Patriotism:Identification with the Nation
對一個國家的政治穩定和政府的效率最具影響力的要素,是公民對國家而不是對階級、部落或宗教的政治忠誠程度。
(2)對人的信任 Trust in People
即公民對其他人的信任,隨國家不同而有所差異。
(3)對機構的信任 Confidence in Institutions
沒有任何一個政府可以完全依賴強制力來確保其子民對法律的服從。只有當一般大眾相信權威當局是以合法的手段取得政權、政府是以適當程序來制定和執行其政策,以及政府是恪守權限的,而不侵犯私人或個人的正當權利時,大多數人民即自動地信任政府。
(4) 公民的義務 Citizens’ Obligations
每一個國家政治文化最重要的成分之一,是公民義務感或公民虧欠政府的感覺。而公民首要義務是忠誠和愛國心,意指將自己國家和政府的安全和福祉,置於其他國家和政府之上。與此觀念相關的是遵守法律,指去做權威當局所要求的事,而不做權威當局所不允許的事,不管權威當局的決定是否明智或公平。

◎意識型態的要素
Intellectual Components of an Ideology
(1)價值 Values
我們將價值界定為一種目標和地位,它是值得追求且在本能會致力去追求的某些事物。任何意識型態都根基於相信他們所持有的價值比其他價值還要來的重要,而其最高的價值提供了判斷其他觀念、信念、和行動的標準。Ex:希特勒的國家社會主義相信世界只有在亞利安人控制之下才能運作得宜。故其認為撲殺猶太人是偉大事業,且擁有絕對的權利去支配較劣等民族。
(2)對理想政體的看法 Vision of the Ideal Polity
每一個意識型態都會討論「政體」的遠景,及此政體以何種最可能的方式被加以組織運作。Ex:馬克思預見一個無私有財產、無階級區分的機會,以及國家將會萎縮之時代的來臨,而人類的事務將完全由所有工人階級以自願合作的方式來運作。
(3)人類本質的概念 Conception of Human Nature
每一個意識型態涵蓋了什麼是促使人類、社會及政府如此做的信念。Ex:馬克思主義認為資本家剝削勞工,並非資本家是邪惡的。而是因為他們在經濟體制裡居於生產工具擁有者的地位,使得他們用這些工具來壓迫勞工。
(4)行動的策略 Strategy of Action
在軍事用語裡,一個國家或軍隊的策略是只贏得最後勝利的各種基本計劃。同樣地,
每一個意識型態都有改變其既有政體朝向理想政體的策略。Ex:馬克思主義尋求激發工人的階級意識,以推翻資本主義改由社會主義取而代之。
(5)政治的戰略 Political Tactics
在軍事用語裡,「戰略」意指一個國家或軍隊所運用來完成其基本策略的行動。即指每一個意識型態所選擇和採取政治行動的一些形式。Ex:社會主義及馬克思主義均要推翻資本主義,而馬克思主義主張透過暴力手段來達成;但社會主義主張以民主的方式,透過和平及憲政的途徑來達成。
◎解釋名詞
(1)利益表達 Interest Articulation
政治利益團體形成和表現其需求的過程,並且傳達這些需求給政府權威當局。
(2)利益的匯集 Interest Aggregation
將不同利益團體的需求整合成公共政策。基本上,匯集的過程包括了修正和組合一些需
求,使其不至於相互抵銷,並使每個利益團體能合理的各取所需。
(3)強制力 Coercion
施以脅迫及其他制裁以獲取順從。故政府可應用許多類型的制裁力量使違法者就範。
(4)知覺 Perception
知覺即是從感覺的過程中對實體事物的認識。
(5)概念架構 Conceptual Framework
人們將外界的知覺加以整理,並賦予這些知覺某種意義的心智範疇。
(6)情感 Affect
指對某個觀念或事物情緒上的感覺。它使人們支持或反對一個特定的政黨、候選人或
政策。
(7)初級團體 Primary Groups
指團體成員有一般面對面互動的機會,譬如家庭、朋友、工作夥伴等。初級團體相較更
大型和更非個人化的團體,對及成員的意見有較直接的影響力。
(8)社會階層 Social class
具有相同社經地位的一群人。定義雖是如此,但非馬克思主義者指出每一個階級建立在
某些區分的標準上,可是大部份這些區分標準都難以作精確測量,故階級彼此之間的界定
並不明確,於是要辨別某人階級也就困難重重。
(9)政治社會化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指人們學習到其政治取向和行為模式的發展過程。而它是人們的初級團體和類群團體的
成員逐漸轉換其政治態度和行為的重要過程。
(10)政治文化 Political Culture
該國政治和政府所普遍分享的一系列思考方式,乃是對政治事物的一種取向模式。
(11)意識型態 Ideology
意識型態與觀念(ideas)並不相同,其是一組織在邏輯上彼此相關的觀念。
(12)政治利益 Political Interest
某個人或團體在政治中的籌碼,及個人或團體在政府作為或不作為所獲得或損失的價值。
(13)同儕團體 Peer Groups
具有共同重要特徵(Ex:年齡或社會地位)的人,所形成的團體。而在這個團體中,其成員的行為相互影響。Ex:學校同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vesbook 的頭像
    yvesbook

    Yves

    yves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